您现在的位置 :八百米考试网教育学习语文学习古代文学古文翻译学者师达而有材|吕氏春秋|观师|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学者师达而有材|吕氏春秋|观师|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日期:11-01 22:08:21|八百米考试网| http://www.babaimi.com |古文翻译

学者师达而有材|吕氏春秋|观师|阅读答案翻译译文,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古文翻译,古文翻译的文章。
正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馀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  

    神农师悉诸,文王、武王师吕望、周公旦,齐桓公师管夷吾,秦穆公师百里奚、公孙枝,楚庄王师孙叔敖、沈尹巫,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勾践师范蠡、大夫种。此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

    子张,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子墨子。此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于学也。

    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吕氏春秋》卷第四《观师》)

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学者师达而有材
     ②神农师悉诸

  B.①圣人生于疾学
     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①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D.①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
     ②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

答案:C

解析:A项①名词,老师;②动词,以……为师;B项①努力,奋力,②强,增加;C项均为主张、道理;D项①事情,②侍奉。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B.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
  C.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
  D.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答案:D

解析:“所以”,所用来,用以。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作为“尊师”重要性或者必要性论据的一项是 (   )

  ①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②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③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④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
  ⑤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尝为师者弗臣。

  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④⑤

答案:C

解析:①是尊师的对象,②是“学”的重要性,④是学习的方法。

12.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与韩愈《师说》中“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所讲道理是一致的。
  B.“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一段,说明本文作者并不承认“人非生而知之者”,而是强调学习只是挖掘先天潜质的过程。
  C.子张、颜涿聚、县子石等人,都是一些受过刑罚的囚徒,而最终却因拜王公大臣为师而免除处罚,可见选择老师的重要性。
  D.当子贡问孔子后代人将怎样评价孔子时,孔子认为自己一生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此可见孔子对学习和教学的尊重态度。

答案:C

解析:“因拜王公大臣为师而免除处罚”与原文文意不符。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3分)

  (2)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4分)

  (3)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3分)

答案:(1)圣人所在的地方,天下就会治理得平平安安。

      (2)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杰出人物的,从来就没有过。

      (3)能够保全上天赋予人的本性而不让它败坏,就叫做善于学习。

【参考译文】

    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教师通达而自己又有才能,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圣人所在的地方,天下就会治理得平平安安。圣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会到尊重。因此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像这样,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能接受所传之道。他们倘若能够,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无不合宜,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得到圣人教诲之后才会发生。圣人是在急迫的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杰出人物的,从来就没有过。努力学习的关键在于尊重老师。老师受尊重,言语就会被人信从,道义才会彰明了。

    曾子说:“君子在道路上行走,他们中有父亲的可以看出来,有老师的也都可以看出来。那些眼中无父无师的,我能拿他怎么样呢?”这是说侍奉老师如同侍奉父亲。

    神农以悉诸为师,文王、武王以吕望、周公旦为师,齐桓公以管夷吾为师,秦穆公以百里奚、公孙枝为师,楚庄王以孙叔敖、沈尹巫为师,吴王阖闾以伍子胥、文之仪为师,越王勾践以范蠡、大夫种为师。这些圣贤们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如今,人们地位没有达到帝那样尊贵,才智没有达到圣的境界,却想要不尊奉老师,这怎么能达到他们的境界呢?这正是五帝之所以废绝、三代之所以不可再现的原因。况且,天造就人,使人的耳朵可以听见,如果不学习,他听的能力不如聋子;使人的眼睛可以看见,如果不学习,他看的能力不如瞎子。因此,凡学习,并不能给人另外增加什么,而是使人通达天性。能够保全上天赋予人的本性而不让它败坏,就叫做善于学习。

    子张,本是鲁国的小人;颜涿聚,本是梁父山上的大盗,他们求学于孔子。高何、县子石,本是齐国的凶恶残暴的人,被乡里人所指责,求学于墨子。这些人本是该受到刑罚、屠戮、蒙受耻辱的人,如今,他们不仅免于刑罚、屠戮、耻辱,而且成为天下的知名之士、显达之人,得以终其天年,连王公大人都对他们以礼相待,这些都是得利于学习啊。

    所以,子贡问孔子说:“后代将用什么话称道您呢?”孔子说:“我哪里值得称道呢?如果一定要说的话,那就是喜好学习而不满足,勤于教诲而不疲倦,大概仅此而已!”天子进入明堂祭祀先代圣人,与曾经作过自己老师的人并排站立,不把他们作臣子看待,这是用以显示敬重学习和尊重老师啊!


如果觉得学者师达而有材|吕氏春秋|观师|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 阅读答案   古文翻译古文翻译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古文翻译
联系我们 | 热门专题 | 建筑工程 | 会计财务 | 职业资格 | 医学考试 | 外语学历 | 下载中心 | 范文中心 | 作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Copyright www.babaimi.com
共享资料考试资料共享公务员考试试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