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八百米考试网教育学习语文学习古代文学古文翻译《范文正公文集》序|苏轼|阅读答案试题汇总

《范文正公文集》序|苏轼|阅读答案试题汇总

日期:11-01 22:08:21|八百米考试网| http://www.babaimi.com |古文翻译

《范文正公文集》序|苏轼|阅读答案试题汇总,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古文翻译,古文翻译的文章。
正文: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①,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今其集二十卷,为诗赋二百六十八,为文一百六十五,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非有言也,德之发于口者也。又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非能战也,德之见于怒者也。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试题一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       D.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出:超过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B.①因公以识韩、富
       ②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童子何用知之                                 D.①而公独不识
       ②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一件小事开头,由作者的老师之口引出韩、范、富、欧阳,真切自然又灵动跳脱,既表现了作者对范仲淹的景仰之情,又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悼念。
    B.作者在写到范仲淹的两个儿子尧夫、德孺和其叔叔彝叟时,不合写而一次一次分写,每写一次,就把不能结识范仲淹的痛悼抱恨之情推进一层。
    C.文章没有具体逐条列出范仲淹的种种功勋,而是把他同古代杰出人物作比较,从总的方面加以精练地概括,突出了他的远大抱负和治国方略,充分表现了他对国家的卓越贡献。
    D.写一个作者从没见过面的人,很难写出感情。而作者却从数十年景仰思慕而终未一见立意,把对范仲淹的感情写得如江河大海,深厚无比。
1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3分)
   (2)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3分)


13.A(酬:实现)(2分)
14. C(A项“以”都是介词“把”,B项“因”都是介词“通过”,C项前一个“之”为代词他们,后一“之”为取独,D项 “而”都是转折关系连词但)(2分)
15.B(应为范仲淹的次子、三子、幼子)
16.(1)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了”、“识”、“私”
各1分)
(2)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达到)太平的心愿(意图),所以写了万言书来送给宰
相。(“致”“意”“遗”各1分)


试题二

1.对下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恨子不识范文正公——恨: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弟:尊敬兄长。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①②⑥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范仲淹的功德,不需要文章来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言来传世,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范文正公文集》序|苏轼|阅读答案试题汇总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 阅读答案   古文翻译古文翻译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古文翻译
联系我们 | 热门专题 | 建筑工程 | 会计财务 | 职业资格 | 医学考试 | 外语学历 | 下载中心 | 范文中心 | 作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Copyright www.babaimi.com
共享资料考试资料共享公务员考试试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