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八百米考试网教育学习语文学习初中语文学习初中课堂实录《吆喝》课堂实录

《吆喝》课堂实录

日期:11-01 22:06:02|八百米考试网| http://www.babaimi.com |初中课堂实录

《吆喝》课堂实录,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初中课堂实录,课堂实录的文章。
正文:   生齐:唱出来的!
  【师】可不,他们除了在语言上下功夫,还在声调上花了不少心思,文章多次提到“唱”出吆喝,你看作者是怎么写他们唱的?
  生1、有的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
  【师】音色音高的变化。
  生2、最起码也得像戏剧里半说半唱的道白
  【师】运用唱腔。
  生3、得力气足嗓子脆……
  【师】这可真是一种本事。
  生4、合辙压韵。
  【师】诗般的韵律,音乐的美感。
  【师】想不想听一段正宗的北京吆喝?
  生:想
  师当堂播放相声《改行》里的段子。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唱歌一般的吆喝声,比如说------你也不妨来试着唱唱,感受一下吆喝人的本领。老师和学生一起回忆本土吆喝。(有人说阅读就是要从文本中读出自己,读出生活,老师的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来设这环节的。)
  第一章(丽水话版本)纸板箱,烂铁有否?
  第二章(普通话版本)收购旧冰箱、旧彩电、洗衣机、空调、电脑------
  【师】呵呵,怎么听去有点像是恨不得用几块钱就一卡车把你家的电器全运走似的。
  (哄笑,学生继续吆喝了几样。)
  【师】怎么样?都不赖吧?
  (生点头笑,称是)
  【师】诱人的吆喝词,动听的吆喝调,真让我们惊叹。在作者眼里,这些吆喝人俨然就是一个个身怀绝技的民间艺术家,他们的吆喝不只是简单的叫卖声,此时在你听来,这吆喝是什么?
  生1:体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是体现北京人性格特点的艺术。
  生2:有老北京的京剧味,就象一首歌。
  【师】:英雄所见略同,所以作者一开篇就把它比作什么?
  生:比作声乐的艺术
  【师】对,品读吆喝,就是品读声乐艺术[板书]。
  二读、体察吆喝人的生存状态
  【师】这些声乐艺术的创造者,既不是明净雅居中舞文弄墨的专业作家,也不是璀灿灯光下引吭高歌的表演艺术家,他们是群什么人呢?
  生:小商贩
  【师】他们的生活处境是怎么样的呢?快速跳读课文,勾画出最能反应吆喝人生活处境的关键词句。
  生1:从第4自然段可看出,他们从早到晚,非常辛苦……
  生2:从第10段也可以看出来,那时北京冬天,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可这些人还是起一大早去卖东西,可见他们生活很艰辛。
  生3:从卖碟片人身上也可以看出他们的辛苦?
  【师】需要强调突出一些词语吗?
  生3:沉甸甸……
  生4:……
  【师】:他们这么艰辛,收入怎么样?
  生:不多,收入微薄。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1:“两捆萝卜一个大”一个大就是一个铜板。
  生2:“冰棍儿——三分”,一天五十根才一块五。
  生3……
  【师】:他们从大清早到深夜,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日,走街串巷,肩挑背扛。用心的吆喝也就是多卖两个萝卜,多收入一个铜板。吆喝就是他们苦乐生计的承载。同学们很善于品读文字。从一句吆喝词儿中,就读出了他们艰难困窘的生活处境,读出了他们忙碌艰辛的生存状况[板书]www.babaimi.com
  (很多老师恐怕到这一步也就结束了,但李老师还继续往下走,体味吆喝人的人生境界,这也明确了李老师的课堂走向,体现了立言以立人的观点。)
  三读、体味吆喝人的人生境界
  【师】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吆喝人,虽然利润微薄,处境艰难,但他们面对生活又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让我们通过第五段这个特写镜头,走进吆喝人的心灵世界。这是作者写的最详细的一个人物,我们一齐朗读第五段,看看这个卖馄饨的人是如何面对生活的?
  【师】(呈课文中卖馄饨插图的幻灯)请大家先来想象描绘一下买卖馄饨的情景吧。你可以这样开头“我仿佛看到……”(这里是不是还可以“我仿佛听到……”)
  (生描绘吆喝人面带笑容热情招待顾客的场景)
  生1:我仿佛看到一个个馄饨整整齐齐地排列……
  生2:我仿佛看到夜晚时分,很多顾客围在馄饨摊周围……
  生3:我仿佛看到卖馄饨的一脸灿烂,把桌椅擦了又擦……
  【师】怎么会这么想的?
  生3:因为我觉得他一定是位很热情好客的老板。
  生4、5等继续(同学继续想象描述,有说馄饨下锅前的,也有描述在锅中翻腾的,也有描述顾客狼吞虎咽的
  有一生举手示意要
  对前一位同学的想象作补充,老师鼓励。
  生:我仿佛看到馄饨熟透时白里透红的样子,很诱人?
  【师】怎么看到的
  生1:从“皮要薄,馅要大”可以看出一个老北京人的真诚实在。
  【师】还看到怎样的吆喝人?
  生2:还可以看出吆喝人的热情,把事情做得很好,尽管自己很辛苦,但是对顾客还是很真诚,很实在,所以,可以看出热情。面对生活的困难不低头、很乐观。
  【师】有的品评,有的描绘,同学们都读出了生意人的热情、质朴、诚信,面对如此艰辛的生活,他们不失诚信,把吆喝声喊得那么嘹亮动听。在这些底层生意人中,拥有这种质朴诚信热情乐观生活态度的决不只是一个人,你看卖柿人自得其乐,卖硬面饽饽的质朴厚道,就是生活没有着落的乞丐也能用一种轻松的自嘲来面对生活的困窘。他们讲究日子再苦也要过得有滋有味儿、有腔有调。处境再难,也决不失了生意人的本分,做人的根本。
  【师】介意吆喝乞丐的吆喝词儿吗?
  生(齐):不介意,齐声吆喝:老太太那个镇行好
  【师】所以,作者对他们决不是简单的同情,而是同情中饱含着深深的敬意。正像作者萧乾所说:“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要用他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
  【师总结】:(师边总结边板书)品读吆喝,我们不仅读出了市井风情、读出了声乐之美,读出了老北京人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更读出了北京人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自信豁达的人生境界。这境界就是吆喝最动人的美丽,是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人生境界[板书并勾画枝叶]
  四、回归生活、内化理解
  【师】:其实,许多象吆喝一样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民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同样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百姓的智慧,反映了平凡人的生活,折射出我们中华民族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我们学校组织的“走进民风民俗”系列活动,就是想鼓励大家去去了解搜集、积极保护那些正在消逝或已经消逝的民俗风情,去接近感受我们祖辈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境界,并以此作为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希望我们的民俗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依然熠熠生辉。(从李老师的最后总结来说,他的课的各个环节是以并列的思维来设计的,但从课的行进来看,应该是层层推进的。建议总结语再斟酌,让整堂课行进在一条路上。)www.babaimi.com
  (下课铃响)铃声响起,我们的合作就到这里。(生叹气遗憾)最后,请允许我也来吆喝一声:“孩子们---下课啦!”
  点评:无疑这是一节让学生喜欢的语文课,读文字实录,在眼前都能看到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态。在这样的语文课上,学生的感觉一定是幸福的。让学生有兴趣自然是好课标准之一。但是毕竟一堂语文课不能只落脚到这里。我来看这一节课也自然不能凭着自己的感觉来说。我试图从理性的角度了分析李老师的这一节课。我的习惯不喜欢说很多好的东西,而喜欢以课为例提出我们可以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想探讨一下教学目标对教学的指导意义。这堂课,我们可以看一下教学目标和课堂的实际是不是能划上等号?我的感觉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样的差别虽然不能降低李老师这堂课的价值,也不能说这堂课是一堂不好的课。但是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精彩课堂是不是有些不期而遇呢?因为老师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在设计,凭着自己的感觉在行进课堂,这与我们专家型的教师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我们教师应该要朝着我的课堂就是实现语文教学具体目标的方向走,否则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成为脱了缰绳的马,不知道奔向何方,偶有走对的时候,那只是一个偶然。真希望我们语文能少一些偶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如果觉得《吆喝》课堂实录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 课堂   初中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语文学习 - 初中语文学习 - 初中课堂实录
联系我们 | 热门专题 | 建筑工程 | 会计财务 | 职业资格 | 医学考试 | 外语学历 | 下载中心 | 范文中心 | 作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Copyright www.babaimi.com
共享资料考试资料共享公务员考试试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