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八百米考试网教育学习语文学习初中语文学习初中教学案例初中语文:《散步》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散步》教学案例

日期:11-01 22:06:02|八百米考试网| http://www.babaimi.com |初中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散步》教学案例,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初中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文章。
正文:

  
  【教学设计片段】
  环节三:合作探究
  (一)创作台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1.接下来,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人物语言,进行朗读练习。还要完成一个特别挑战任务——把文中的一些叙述性语言转化成相应的人物语言,自行补充创作人物台词。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教师点拨指导,改编创作台词。
  3.推选一组,进行分角色创作朗读。其他同学细心听,遇到认为朗读者演绎得不够好的地方标注下来,点评时指出。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4.感谢这些同学用声音为我们演绎了这个故事。听众们,你们愿意点评吗?
  小结:读得情态毕现是因为对人物理解得入木三分。
  (二)探讨景物描写的意味所在
  采访刚才朗读旁白的同学:你刚才读到景物描写的段落时,语气很轻快,为什么要这么处理?散步途中所见多矣,为什么选择这几处景物来描写?
  (这些景物透出勃勃生机,透出了春的气息,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天地间充满了新的希望,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几乎所有的人都欢迎春天的到来,作者的喜悦更是格外强烈。因为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作者满怀对生命的珍惜和感谢,满怀对母亲健康长寿的祝愿。景为情设,情景交融,生机盎然的景美为一家三代人之间的真挚的情美起了渲染烘托作用。)
  (三)探究“分歧”,读懂“选择”
  1、祖孙三代有说有笑在这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着步,多惬意啊。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岔路”。面对“岔路”,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再读课文,看看他们分别选择了什么?你能读懂他们的“选择”吗?
  【教学实录片段】
  师:接下来,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人物语言,进行朗读练习。还要完成一个特别挑战任务——把文中的一些叙述性语言转化成相应的人物语言,自行补充创作人物台词。
  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教师点拨指导,改编创作台词。(5分钟)
  师:我们请一个小组代表我们班来展示一下。其他同学也有任务,细心听,遇到认为朗读者演绎得不够好的地方标注下来,点评时指出。
  生:分角色朗读。
  师:感谢这些同学用声音为我们演绎了这个故事。同学们,你们愿意点评吗?
  生:他们有的读错了。
  师:你的意思是说,他们好像没有完成这个特别挑战任务,是吗?
  生:可以把他们想的读出来?
  师:你觉得哪些地方可以读出来?
  生:我的母亲老了……
  师:这几句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内心独白,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是吗?还有吗?
  生:“母亲她老了,身体不好”可以改成“母亲说‘我老了,身体不好’”。
  师:刚刚点评的同学,意见都很中肯,我们这组同学,也可以在课后再练习一下。
  老师觉得他们刚才有一点很好,就是景物描写是一个女同学来读。我想采访刚才朗读旁白的同学:你刚才读到景物描写的段落时,语气很轻快,你感觉怎么样?
  生:景色很漂亮。
  师:景物很漂亮,能不能换个词?我们说人很漂亮,景物应该用美,是吧?
  散步途中所见景物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这几处景物来描写?
  生:有代表性。
  师:有代表性,你能不能具体点?
  生:有花等这些景物,
  生:还有菜花
  师:还有大块小块的新绿,树上的嫩芽也密了,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些景物有代表性,其实他们也代表着——你说www.babaimi.com
  生:生命
  师:作者是这么说的,那你怎么理解?
  生:作者认为它们象征着生命
  师:很好,请坐。这些景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是啊,又一个春天来临了,谁不欢迎它呢?作者的心情更是喜悦,所以,这里的景物描写,不仅仅是散步途中所见,也是在借景抒情。
  师:祖孙三代有说有笑在这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着步,多惬意啊。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岔路”。面对“岔路”,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看看他们分别选择了什么?你能读懂他们的“选择”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别忘了在你有感觉的地方写一写,画一画。
  【教学反思】
  整个课上下来,刚开始感觉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的朗读指导不到位,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不是很熟练,还有就是“特别挑战任务——把文中的一些叙述性语言转化成相应的人物语言,自行补充创作人物台词”这个目标没有完成。这在点评的过程中,已经有学生指出。我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也不是很到位。
  后来在观看录像、整理实录的过程中发现,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的设计跟整堂课是不协调的,目标是不明确的。尤其在对学生的朗读水平不了解的情况下,要让初一的学生在短短的五分钟之内分组分工,还要进行创造性的朗读,这样的预设显然是不妥当的。再者,《散步》是一篇散文,它的朗读定位不应像读小说一样把重点放在表现人物性格的语言上,而是要读出平淡中的真情,而这一点如果不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走进人物内心的基础上是很难达到的。如果仅仅是为了课堂的热闹,那这“分角色”大可不必。采访朗读旁白的女同学时,我评价她朗读景物描写的段落时语气轻快,要她说说感觉怎么样,也确实是勉为其难。这个环节在预设时太理想化,认为学生肯定会对这段文字有感觉,肯定能读好它。在实际教学中,这位读旁白的女同学由于读的内容量很大,又不是很熟悉,再加上当着许多听课老师的面,确实是读得不怎么样。自然,这时候的感觉也只能是浮泛的,而不是来自内心的。究其原因还是预设上出了问题。如果把分角色朗读改换成让学生自由朗读后,然后选择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展示,可能学生的朗读能更积极、更投入,参与的面也能更广。这样才可能更好地为下面的环节作准备。
  在景物描写的品读环节中,有很多地方是可以让学生在品的基础上再好好读一读的。实际教学中,我还是操之过急,没有让学生去体会这组景物描写的妙处,等不到学生去发现,自己就把预设的东西全倒出来了。学生不会说的时候,让他们去读课文,去感觉,这比教师的越俎代庖可能会好很多。因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可能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通过朗读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理解传达出来,来感染听者。这样的话,学生对文章语言美的感受可能会更深刻。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还是把朗读仅仅作为一种课堂的点缀,作为一种哗众取宠的手段,这多少有点背离语文教学的宗旨。看来课堂上只闻琅琅书声还不够,还要让学生真的能读进去,会读出来。也就是要让学生潜下心,读进去,发现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读出自己的理解,还要用自己的声音把这种感觉和理解传递出来。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我们还有一段很艰难的路要走。
  

如果觉得初中语文:《散步》教学案例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 语文  教学  初中   初中教学案例教学案例语文学习 - 初中语文学习 - 初中教学案例
联系我们 | 热门专题 | 建筑工程 | 会计财务 | 职业资格 | 医学考试 | 外语学历 | 下载中心 | 范文中心 | 作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Copyright www.babaimi.com
共享资料考试资料共享公务员考试试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