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八百米考试网教育学习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学习阅读训练论述类文章阅读高考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难点突破四: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难点突破四: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日期:11-01 22:06:18|八百米考试网| http://www.babaimi.com |论述类文章阅读

高考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难点突破四: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本站还有更多关于论述类文章阅读,论述类文章阅读的文章。
正文:

高考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难点突破四: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在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考生需要注意。鉴于论述类、实用类文本偏向于理论性和逻辑性,所以在论述类、实用类文本中出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也更具理性,自然对考生的考查也更具难度。一般情况下,本题型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对文章某一内容、某一观点态度理解性质的鉴赏,二是对内容、观点的自我阐发性质的鉴赏。但是归根结底,都属于对作者观点的鉴赏,考生在完成本道题时,不但需要准确理解原文,更需要有一种发散性思维,能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例题】2011•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美和美的东西
蒋孔阳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来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汤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濛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某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互相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选自《美学新论》,有删改)
  
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的原理,对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一群大学生以探险的心态进入原始森林,那种原始风貌在他们眼中是难得一见的美;当他们迷路被困时,面临危险,原来的美消失了。这表明美是随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方法指津】
   第一步:确定本题对作者观点的分析概括是何种考查形式,是直接理解性质的,还是阐发性质的。
   第二步:若是简单的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考生只需要结合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就观点分析观点;而如果是阐发性质的对作者观点的鉴赏,考生则不但需要结合上述主题和内容,把握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深入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观点,还必须以自我的眼光来对之进行评判,阐发时必须要是自己的见解,而非完全来源于原文。
   第三步:不管是理解还是阐发,考生都需要以发散性的思维,全面理解、把握观点,并且尽量让自己的理解或阐发周全完备,言之有理。
   如2011年广东卷就是要求“结合文中的原理”对某种现象作出理解。其中“文中的原理”就是作者对“美与人的关系”的观点态度。这属于对作者的观点进行理解的题目。
   在原文中,涉及美与人的关系的段落是第⑥段,⑤⑦⑧三段虽然也是讲“美”,但都是就其自身而言的。我们要对上述现象作出分析,必须先对“美与人的关系”作出理解。从第⑥段可知——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角度、原理。结合题目举出的现象,大学生们在不同环境下对相同的景物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感受,在这里,所谓的“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即人与环境的关系——现象、分析。


如果觉得高考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难点突破四: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 论述类文章阅读论述类文章阅读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学习 - 阅读训练 - 论述类文章阅读
论述类文章阅读推荐
联系我们 | 热门专题 | 建筑工程 | 会计财务 | 职业资格 | 医学考试 | 外语学历 | 下载中心 | 范文中心 | 作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Copyright www.babaimi.com
共享资料考试资料共享公务员考试试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